牡丹花促成栽培技术凡是养花大户都应该学学
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牡丹花期集中且短暂,自然花期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5月。单朵花期短者为3~5天,长者为7~10天,群体花期为20~30天。 为了提高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生产效益,人们利用促成栽培技术人为地调控牡丹花期,使其在元旦、春节开放,供应春节花卉市场。自然条件下地栽牡丹每年只开一次花。当春季气温升高稳定在4℃以上时,混合芽开始膨大、萌动,顶端开裂,露出叶尖和花蕾;6℃以上时,叶芽抽茎展叶,花芽萌动抽出花茎,茎上附叶,于顶端开花。花谢后在叶腋处又重新分化花芽,花芽分化一般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到8~10月下旬基本形成。 1.品种与植株选择技巧 牡丹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因品种而异。单瓣品种花芽分化需要的时间短,只需三个半月,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花芽分化完成。而复瓣品种的花芽分化较慢,需要到11月下旬才能完成花芽分化的全过程。良好优质饱满的花芽是促成栽培的基础,因此,在牡丹促成栽培时,一定要选择花芽饱满的种苗。 用于催花的牡丹品种一般要求适应性强、花期较早、花型美丽、成花率高等。目前常用的催花牡丹品种有“大胡红”、“洛阳红”、“乌龙捧盛”、“肉芙蓉”、“大棕紫”、“银红巧对”等。植株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花朵大小、花色以及成花率,是催花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促成栽培的牡丹种苗要满足植株健壮,株形紧凑,花芽饱满充实,无病虫害;株龄在4~6年之间,每株8~10个枝条,每个枝条1~2个花芽等要求。 2.牡丹花起苗上盆技巧 牡丹春节催花一般是在春节前2个月左右起苗,起苗后放在室内暖处裸根晾晒2天,使根变软,然后上盆。近年来的催花则大大增加了科技含量,起苗后先将苗放入4℃冷库中处理30~40天,从冷库中取出后晾晒2~3天,然后上盆。 上盆前先用多菌灵、爱多收溶液浸牡丹根,然后放在阴凉处晾干才可以上盆。将晾干的根系展平,放置于盆中央,向同一方向旋转,使根盘绕于盆底然后加入盆土,用木棍将盆土捣实,最后放入温室进行催花。温室管理技巧 萌动萌芽期:从芽体开始膨大、芽鳞颜色逐渐变绿开始,到鳞片开裂、芽尖露出芽鳞为止。此阶段经历5~6天的时间,前3天每天浇一次透水,随后浇水和喷水隔天交替进行。如果气温较高、湿度不够,可以适当增加喷水次数,使芽鳞和枝条经常保持湿润。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15℃左右,最高不要超过20℃,夜晚温度一般控制在10~15℃。对于“洛阳红”品种,当植株进入萌芽末期或显叶初期就要进行剥叶,以免叶片争夺过多养分而降低花蕾的质量甚至造成花蕾萎缩。剥叶的具体标准为保持最上端的叶片高度低于花蕾高度或者二者持平。 显叶张叶期:从叶柄开始显露,到包围花蕾的最内层叶片的叶柄向外张开为止。此阶段经历11~13天左右。浇水和喷水隔天交替进行。白天温度一般保持在18~20℃,最低不要低于16℃;夜晚温度一般控制在12~15℃。将折断的枝条以及过于柔弱不能成花的枝条剪除;每个枝条只保留顶芽,将其他侧芽均抹掉,如果顶芽不够饱满就暂时保留第二芽;保留部分脚芽,以覆盖盆土,使其更加美观。每隔一天涂抹赤霉素溶液(浓度为m)一次,具体操作是用毛笔蘸取溶液,然后涂抹在花蕾顶端及周围。 展叶期:其从叶柄完全张开、外部小叶开始平展开始,到内部包围花蕾的小叶完全平展为一个平面为止。此阶段历时16~18天。此阶段需水较多,所以每天浇水一次,喷水一次;空气湿度过大时便暂停喷水1~2次。白天温度控制在20~23℃,不要低于20℃;夜晚温度一般控制在12~15℃。本阶段仍要每隔一天涂抹赤霉素溶液(浓度为pm)一次。具体操作同显叶张叶期。从此阶段中期开始到成花,为了防止霉烂等病虫害的发生,每天都要在中午前后、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通风处理,切忌冷风。 透色期:花蕾顶端苞片微开,开始略露花瓣颜色。此阶段历时7~9天左右。每天浇水一次。整个阶段温度处理呈梯度下降趋势,白天温度从本阶段第一天开始的20℃逐步降低,每天降低1~2℃,到本阶段结束时应降低至10℃;夜间温度从14℃降至结束时的10℃。此外,为了调整花期和防止徒长,中午有强烈光照时要加遮阴网,以便控温。 初绽期:作为促成栽培的牡丹花由此开始进入出售阶段。花瓣开始微微张开。每天浇水一次。此时要根据需要数量、时间进行调控,使其在预定时间内开放。如开放偏早可移到2~4℃冷藏室内,全天遮阴,每天喷水1~2次;若不能及时开放,则需要继续加温,同时结合赤霉素涂抹花蕾2天一次,促其早日开花。另外要延长花期,应将其放在散射光或无阳光照射的凉爽处,使其慢慢开放。将温度控制在白天10~15℃、夜间8~10℃,同时盆内浇水量或喷水量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忌将水喷到花蕾上,否则花瓣遇水易发生霉烂。 3.栽培中应该掌握的关键技巧 显叶张叶期的中后期以及展叶期的前期,由于幼苗新枝抽生较快,形成的幼蕾脆弱娇嫩,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差,此时管理得好坏是牡丹催花过程成败的关键。这个时期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应控制在15~25℃。 由于牡丹催花在展叶期和透色期需水量较大,温室内空气湿度比较大,此时要注意及时通风,如若通风不及时容易造成大面积的霉烂。一旦出现霉烂病害,要马上结合药剂进行处理,一般是根据病害情况隔3天喷倍液多菌灵和爱多收混合溶液一次,同时降低湿度,确保苗木的病害降低到最小。 当植株进入透色期后,光照对花色影响比较大,为了确保花色的鲜艳,应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光照。一般是在夜晚补光,利用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同时,在白天光照强度过高的时侯利用遮阴网降低光照强度。 4.牡丹花病虫害园艺防治措施技巧 防治病虫害时应以园艺防治措施为主,尽量给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证植株的健壮生长,并注意卫生,减少病菌侵染和存活的机会。 修剪病虫枝叶:结合冬剪,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并及时清理干净,送至园外销毁,可防治蚧壳虫及各种叶部病害。 清洁园圃:病原物多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在冬季将园内枯枝落叶及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减少病原,对防治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黑斑病、蛾类、螨类有显效。 冬耕深翻:利用冬闲深翻土壤,一可增加土壤通透性,为牡丹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二则便于发现土壤中潜伏的蛴螬、地老虎等的幼虫、蛹、卵等,利于人工捕杀或机械损伤以及天敌鸟类啄食,减少越冬虫量。即使未能发现,也因将表土病原物埋入深层土壤,深层病原物翻至表层,破坏了病虫的适生环境,从而抑制病虫的发生。 浇封冻水:于初冬浇封冻水,冬季结冰,放出潜热可提高牡丹越冬能力,并可防止早春干旱,且能冻死土层表面或浅层的越冬虫卵及虫体。 施有机肥:利用冬闲时间给牡丹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促进牡丹根系生长,为来春牡丹开花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提高其抗病能力。 图/来源于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4505.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双沟牡丹rdquo今夜
- 下一篇文章: 探讨名贵花卉牡丹的栽培技术,种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