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首诗其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清平乐》: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是一首出色的佳作,这首肉麻的诗是写给杨贵妃的,开篇两句尤其出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李白开篇直接赞美杨贵妃的绝美容颜,在朦胧的意境中塑造了一位绝世美女。这首诗初读并没有很惊艳,但多次诵读以后就会发现其中的美感。 李白的很多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也是他的写作特点。只有经得起推敲,才能得以流传,说的就是李白的写作风格。李白诗中的清新隽永,唯美意境,读起来让人不由得身临其境,一下子就触及到诗歌的最深处。 这首诗写于天宝二年,当时杨贵妃和李隆基在御花园赏玩牡丹花,看着满园春色李隆基兴致高昂,他本身也爱好诗词歌赋,于是李白就被召入皇宫陪着皇帝游玩作诗。李白看到花和美丽的杨贵妃,遂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白云、鲜花被李白用来赞美杨贵妃的容貌,瑶台仙境、群山云雾也被用来衬托杨贵妃非凡的气质,此诗一出唐玄宗龙颜大悦,杨贵妃更是眉开眼笑。李白的这首诗瞬间广为传颂,更成为描写杨贵妃的专属诗词。 李白是个放浪不羁的文人,但在古代集权社会里皇帝才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愿意写这首诗一方面是君命不可违,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杨贵妃的确才貌双全,他有下笔的空间。李白写诗并非谄媚,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李隆基宣召他入宫的时候,李白本以为自己得以一展抱负,但事实上李隆基只是欣赏他的文学造诣,想让他留在皇宫写诗作画罢了。李白的一腔抱负无处安放,他无法反抗,只能尽量避免讨好皇帝与宠妃,但李白是有才的人,有感而发的时候他一定是不吝惜自己的才华。 杨贵妃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妇,但自武惠妃逝世后李隆基每日郁郁寡欢,有人就向他引荐了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自幼美名在外,因此寿王李瑁早早就将她迎娶进门。只可惜后来杨玉环被李隆基看上,寿王只得忍痛割爱,让杨玉环去侍奉皇帝。 杨玉环惊才绝艳又貌美无双,她一进宫就艳压群芳,独得帝王宠爱。李白是个高傲的人,他是很不屑与杨贵妃有来往的,但当他得到皇帝的命令进宫后,他也惊讶杨贵妃的美貌与才华,诗兴大发的时候,写下几首诗来赞美杨贵妃也就顺理成章。 不过杨贵妃和李白终究不是一路人,杨贵妃的才华能入李白眼一时,但她的私德却不能让李白心甘情愿的佩服。首先杨贵妃和李隆基的结合就是不光彩的,两人的身份本就违背伦理道德,只是人们恐惧君威,不敢议论罢了。 再者,杨贵妃不是一个贤德的伴侣。她在后宫里争风吃醋,打压其余得宠的嫔妃。对待君王她也是一味的讨好,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隆基为了与她一起饮酒作乐,每天日上三竿也不上朝,身为后妃她也从不劝谏皇帝。 李隆基因为宠爱杨贵妃,连带着也宠信杨家人。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位列宰相,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李家朝堂瞬间乌烟瘴气。杨贵妃的几个姐姐也都成为国公夫人,杨家一下跻身顶级贵族行列。 杨贵妃的家人们凭借皇帝的权利为非作歹,朝堂上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杨家的爪牙们也在外欺男霸女,杨贵妃非但不制止杨家人的胡作非为,反而一直包庇他们。当有人将杨家的罪行报告给皇帝时,皇帝一旦想要责罚杨家人,杨贵妃就哭哭啼啼的求情。 李隆基一看见心爱的女人梨花带雨的求情,他立马就心软了,对杨家人的惩罚也就不了了之。李隆基为了杨玉环而荒废了朝政,也间接酿成了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中,犯下众怒的杨家人都下场凄惨,杨玉环本人也被赐死在马嵬坡。 盛宠一时的杨贵妃结局凄凉,李白因为看不惯杨贵妃和权贵,早早的就被赐金放还。李白离开京城后就四处游历,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让后人得以认识一位才惊四座的伟大诗人。 总结:李白远离了官场的纷纷扰扰,一个人无拘无束的生活。而杨贵妃虽然得到半生荣华,却因为宫廷政变而早早离世。李隆基更是因为美女,而差点误国成了李家的罪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11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德之禽当代画家石开国画鸡艺术鉴赏
- 下一篇文章: 五一洛阳赏花莫要扑个空,你必须知道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