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牡丹文化论坛临夏地区传统文化对现代牡
临夏地区传统文化对现代牡丹产业发展的影响 ----再谈牡丹产业化发展 临夏州紫斑牡丹研究会会长何得平 在第二届河州牡丹文化论坛上 年4月29日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支撑吗?回答是肯定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独特方面,它是几千年来围绕着牡丹而产生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大量的以无形的、口头的或展览等形式表现出来。牡丹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几乎涉及到所有文化领域。凡记述牡丹内容的类书、史料、专著、文集、笔记,题咏牡丹的诗词文赋、故事传说、小说、演义、传奇、书法、绘画、戏曲、电影、电视、图案、画谱、歌曲,以及以牡丹为题材的园林,各种欣赏活动(如花会、花展、书展、画展)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文化活动等等,均属牡丹文化的范畴。按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技术领域的牡丹文化与文学艺术领域的牡丹文化两大部分。 今天,我所要阐述传统文化影响牡丹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那么,哪些传统文化在影响临夏紫斑牡丹产业发展呢? 一、关于紫斑牡丹的亚灌木特性的认识文化 我们在介绍紫斑牡丹时经常会说紫斑牡丹树形高大、被誉为牡丹界的“巨人、美男子”,同时还有一句话紫斑牡丹是亚灌木,这样就形成了相对矛盾的结果,高大的紫斑牡丹不高大,牡丹界的美男子不俊美。 郑州人民公园移栽的紫斑牡丹 兰州中川牡丹园移栽的紫斑牡丹,尊为“牡丹神” 以上几张图片表明了紫斑牡丹大树的珍贵和稀奇。临夏是紫斑牡丹之乡,紫斑牡丹大树有吗?多吗?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这些与临夏人传统的牡丹文化无不关联,枯枝退梢被认为是紫斑牡丹本身特性,基部更新、土芽更新是临夏人的最多选择,很少有人采取上部枝条更新而保留老枝干,由此造成了临夏紫斑牡丹树体管理的误区,形成了临夏牡丹被人赶超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紫斑牡丹枯枝退梢情况调查表(非修剪树) 序号 株龄(年) 株高(cm) 冠幅(cm) 主枝数(个) 花果母枝数(个) 花蕾数量(个) 枯枝退梢数(个) 枯枝退梢比例(%) 1 12 *95 5 71 86 21 22.8 2 10 95 70*70 8 27 34 14 23.0 3 11 75 * 33 78 26 25.0 4 12 *95 7 49 72 18 26.7 5 12 * 14 82 23 21.9 6 12 * 15 80 96 16 16.7 7 11 80 80*90 32 88 22 20.0 8 13 * 11 82 10 10.9 平均 11.6 .8 *98.8 15.6 69.6 89 18.75 21.22 调查表明,在不修剪的自然生长状态下10-12年生紫斑牡丹枯枝退梢比例高达21.22%,要想真正树立紫斑牡丹“高大俊美”的形象,必须根据紫斑牡丹萌芽成枝规律,科学进行紫斑牡丹树体修剪管理。这对于树立紫斑牡丹形象,提高紫斑牡丹观赏效果至关重要。 二、关于牡丹“国色天香”“富贵之花”的认识文化 传统文化认为牡丹之所以富贵,是因为中国古代牡丹多生长在皇亲国戚贵族达人之家,是贵族富人的喜爱和象征,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临夏人总是把紫斑牡丹作为城市园林、庭院美化树种。其实,紫斑牡丹并没有那么娇贵,其抗寒、抗旱、耐瘠薄能力还是很强的。紫斑牡丹除了在城市园林中大量栽植外,完全可以进沟、上山,在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建设秀美临夏、绿色临夏、山水临夏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 用于城市行道树绿化的紫斑牡丹 生长在石缝中的紫斑牡丹 生长在年降雨量毫米左右干旱地区的紫斑牡丹 三、关于牡丹观赏价值的认识文化 传统文化认为牡丹花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这一点毋容置疑,但是大多数人又认为“牡丹花期太短了”,“瞬间富贵遗憾无限”。那么紫斑牡丹只是观花吗?其枝干、嫩芽、花蕾、果实、叶片有没有观赏效果呢? 从观赏角度而言,紫斑牡丹品种繁多,其芽、蕾、花、果、叶等颜色十分丰富,紫斑牡丹春季可以观芽、观蕾,夏季可以观花、观果,秋季可以观叶、观茎干。 当然了,这是要针对不同品种采取必要的树体管理技术才能实现,紫斑牡丹科学化管理的要求更高了,但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了。 四、关于牡丹产业链条的认识文化 临夏人民对紫斑牡丹产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观赏为主的传统层面上,其实紫斑牡丹浑身都是宝,其根、花、种籽、花瓣、花蕊、嫩芽、茎叶都具有生产加工价值,紫斑牡丹产业是一个全链条式产业,覆盖第一、二、三产业,涉及到种植、加工、酿造、文学艺术、绘画雕刻、餐饮、旅游等物质、非物质文化活动。 紫斑牡丹除了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观赏之外,其药用价值、生态价值、文化旅游价值、加工利用的价值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可以把紫斑牡丹看在眼里、吃在口里、唱在嘴里、穿在身上、挂在墙上、放在厅堂、拿在手里、留在心里。相信紫斑牡丹产业必将是一个富民产业、绿色产业、民心产业。 作者简介:何得平,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高级讲师、培训部主任,临夏州紫斑牡丹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推广工作,长期从事对临夏紫斑牡丹研究与推广宣传工作。目前主要参加的项目有省质监局临夏州油用紫斑牡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州科技局“临夏油用紫斑牡丹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培育”;主要研究论文有“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育苗初见成效”,《中国林业》.6;“临夏油用紫斑牡丹花粉营养成分分析及综合利用”,《林业科技通讯》.3;“油用紫斑牡丹生产技术规程”(DB62/T-),甘肃省质监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5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内机场名称加城市三字代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