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不用去洛阳了景德镇ldquo
景德镇社区社友发帖: “绛罗萦色,茸金丽蕊,秀格压尽群芳。人间第一娇妩,深紫轻黄。”牡丹花,谓之“花中之王”,她被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一般南方很难觅到她的芳迹,但在浮梁县蛟潭镇官中村的潘村组,却盛开着一株多年前来自河南洛阳的牡丹花,实属罕见。 4月10日上午,虽然天空下着小雨,可挡不住记者“寻芳”的脚步。在热心老人潘松才的带领下,我们从县城出发,驱车22公里来到了潘村。在村口的水塘边,我们一睹了“花中之王”的芳容。这株牡丹生长在村民为其建造的半月形花台里,高约1米,花丛直径2米多。“春来维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那40多朵水红色的牡丹花就像是一个个绣球,盛开在绿色的叶片中,争奇斗艳。 她风华绝代,雍容华贵,艳冠群芳,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村民们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拍照留念。村民潘昌德告诉记者:“听老辈人讲,这花是潘姓一个在外做官的人从洛阳用花轿抬来的,有两百多年了,年年都开花。作为潘姓子孙,一定要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遗产,让她繁荣昌盛!” 潘村门楼 潘村是个仅有53户余人的小自然村,村民95%以上都姓潘。据《潘姓宗谱》记载:他们的始祖名存义,字材,生于己酉年(公元年7月),宋朝太平庚子(公元年)进士,年自括苍处州(今浙江丽水)举官浮梁令,即浮梁第74任县令,定居于潘村,后升任饶州太守。 其后代潘有福,清朝乾隆年间进士,授朝议大夫和陕西汉中府事。他和其兄弟潘有寿共同出资修建家乡祠堂,特意将天下名花牡丹从洛阳用花轿抬来潘村栽培,至今余年。听村民介绍,此花不结种子,扦插也很难成活,所以特别珍贵。以前,每逢农历三月三,村里都要请戏班子来唱戏庆祝牡丹花开,非常隆重。 潘氏宗谱 来源:景德镇在线 原标题:罕见!浮梁县这个小山村盛开一株两百余年的牡丹花! ?延伸阅读 牡丹作为我国的国花,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誉。乐平市瑶山生态园引进了数十个品种的牡丹花,园区即将对外开放!若想观赏牡丹花,可千万别错过四至五月份的盛花期! 往年的三月中旬后,很多乐友都会自驾去婺源看油菜花,然而,想看牡丹花的朋友们是不是还要跑到洛阳去呢?嘿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3月底,乐平市瑶山生态园内的牡丹园开放啦!在这春天里,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家人,看看油菜花,再赏牡丹花,将成为乐友们休闲的必选项目了。来吧!和国花同框合个影。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8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见河南洛阳赏牡丹,行走在兴唐时代
- 下一篇文章: 牡丹花开,倾城有时快来大湖马墘村邂逅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