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合诵牡丹与桐花作者上善若水
第期 牡丹与桐花作者 上善若水主播 海燕、九月、荷塘秋影 又到人间四月天,都言此是一年最美的时节。的确,从肃杀与凋落的秋冬中走来,百草萌发,万花竞艳,姹紫嫣红,人们的心境亦感染于春意带来的希望与美好,天人皆是一种由困顿至舒展的美妙,而此种美妙当然,最先回应这个季节的肯定是那些花草与鸟虫,有道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说到花草,定要提起牡丹。牡丹以其娇艳华贵的姿态在世间颇受尊崇。隋炀帝杨勇曾在东都洛阳的西苑,广罗天下牡丹珍品。而女皇武则天与“焦骨牡丹”的离奇传说,给牡丹赋予别样的仙骨神性。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葛巾与玉版故事,更是将牡丹人性化的娇艳发挥到了极致。牡丹花大而瓣多,色艳而幽香,性娇而姿雅,确能给人以圆满贵气的遐思与向往,难怪牡丹会得到雍容大气唐朝人的喜爱。李太白曾为牡丹赋诗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将牡丹与仙女相提并论,足见诗仙对牡丹作为花魁的高规格评价。白居易之《牡丹》言: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最喜元稹《牡丹》: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牡丹此种承春意而盛极,遇谷雨而衰落之意象,不由使人徒增繁华易逝、烟花易冷的惆怅。难怪清张潮也在《幽梦影》言: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层者,多不结实。看来万物衰荣皆有定,万事有因皆从缘,此言不虚也。 相比于牡丹,其实我更喜欢与它花期相近的桐花!桐花乃桐树之花,而桐树有梧桐、油桐和泡桐之分,皆为多年生的高大乔木,而泡桐因其速生易长则更为常见,乡村农家、厂矿路边随处可见。桐花成串生于枝条端末,每枝就有二三十朵之多,从明前始开,怒放之时整个树冠皆是桐花,此时的桐树变为巨型花树,真美不盛收,此景绝非他树可比!单朵桐花形若春兰,香比百合,桐花之香因聚众而播远,百米之外亦可感之,而牡丹兰花诸香,咫尺之内方可见闻,然世人常以希为贵,以众为贱,故念桐花者寥寥。明后暮春,漫步于桐树之荫,仰望满树如兰之花,甜鲜之香沁脾入脑,春困之感立时烟消云散。 牡丹虽有丹皮可入药,终因其花开太过娇艳,世人多以其只惟悦人耳目。而桐花则不同,其树虽木质轻虚,不堪委以栋梁大用,但因其有防潮耐磨、不生虫蛀的品性,是制作家具、器物的良材,东洋人甚爱之。而桐油则是优质的工业原料,用途甚广。由此可见,桐花非比众花只为当春一艳,此花开只是淡然应景,似无所求。故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桐花作为清明前后的应时之花入诗。白居易《桐花》云: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还在《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中有:“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如此频频入诗,足见白公亦对桐花之独爱!清蒋溥《桐花歌》又云:“桐阴瑟瑟摇微风,桐花垂垂香满空。” 诚然,牡丹皆言富贵,非花显富贵,皆人心向往也。岂不知,人生在世,生死有命,而富贵并非在天,而是往昔福报所致,此乃释迦佛陀开示之语。佛陀在开悟前见贫苦老农在烈日下劳作,而自己身为王子却可养尊处优,深为不解,为誓解此迷曾苦行虐体,后在菩提树下开悟才获此真知。而桐花之淡然亦甚合道心。不争名利,恬淡平和,泰然处于俗境仍能惠泽万众。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里曾言:“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余斗胆以此论之,桐花堪为花之合道者也! 年4月19日观桐花有感 本期作者~主播简介 本期 编制:婉晴 审核:醉清风 图片来源:网络(致谢) 公益平台机构 文学顾问:梦梁 总编:婉晴君 执行主编:沈新培 编委会 创作团 编辑部 主播团 视频合成:枫韵 音频合成:婉晴 签约作者 梦梁、冰玉心、江城子、孙维维、雨落相思、老孙、愚呆木、牟洪营、沈新培、霓裳、青草落叶、海韵、长江黄河、田德丽、烟雨遥签约主播 开心果子、枫韵、荷塘秋影、海燕、艳子、晓晗、倾听、六月荷、阿红、万紫千红、蓝树叶、夏日 微笑、平蘭、九月、一抹茶香、向幸福出发、万水千山、柒月、墨竹特约主播 大梅、聽琴、孔祥会、雪峰、往事随风、小薇、马利、龙之梦、六仔、初心、禾子 审核值班表 复审:沈新培 曹元华(管理部长) 林枫(运行总监) 雨落相思、醉清风(副主编) 平蘭(推广部长) 万水千山(副主编) 李丽(副主编) 梦梁(文学顾问) 助理:醉清风 投稿须知 1、裸稿原创首发,所有来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正(介意者请注明)未说明者视为可修正。投稿作者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x/9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牡丹籽油连央视都啧啧称赞的产品,到底好
- 下一篇文章: ldquo萌新rdquo来啦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