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registers.html

关盼盼,唐代名伎,工部尚书张愔的宠妾。白居易做客张府时与她有一宴之交,盛赞: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张愔死后关盼盼独居徐州的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后来白居易给张盼盼写了一首诗,但没想到,这最后一首诗竟然让关盼盼读罢十天后绝食身亡。

于是很多人猜测,白居易的这首诗逼死了关盼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白居易初见关盼的那次宴会上说起。那是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官居校书郎的大诗人白居易远游来到徐州,徐州守帅张愔素来敬慕白居易的诗才,便慕名将他邀入府中,设盛宴殷勤款待。

也正是在此次宴会中,白居易才得知了关盼盼,关盼盼美貌而多才,轻歌曼舞,喉清嗓嫩,让白居易大为赞赏,借着酒劲儿,大诗人大笔一挥,当即写了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

其中有一句这样写道:“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以牡丹比喻关盼盼,言下之意是说,眼前的关盼盼丝毫不逊于当年李太白笔下“名花倾国两相欢”的杨贵妃

大诗人的称赞让张愔觉得很有面子,也让关盼盼声名大噪。世事无常,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张愔病逝徐州,府中姬妾风流云散,其中唯有关盼盼立志为张愔守节,她带着一位年老的仆人迁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从此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

燕子楼是张愔生前为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连楼名都是二人一同议定的,只是如今物在人亡,只剩下寡居的关盼盼在这里一住便是十年。

对于普通人,十年或许只是弹指一瞬间,但对于寡居的关盼盼来说。这十年中的分分秒秒莫不历历在目。十年中,她无心梳洗,也不再歌舞,只是抚摸着张愔的旧物,看着时间一点点地逝去。

庭前的花开花落,天际的云卷云舒,在她心中已经失去了曾经的美好意义。她只是一个心如稿灰的未亡人,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十年中,她留下了伤感的诗句,便是《燕子楼三首》,在诗中,她展现的不仅是寡居生活的寂寞凄清,更是对丈夫的无限怀念。哪怕两人早已生死相隔,阴阳两地。白居易得知后,十分感叹,于是便和了三首。此外,白居易还在最后添加了一首七言绝句: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其实在前三首和诗中,白居易表达的是对关盼盼守节的同情和敬佩,并没有其他意思,唯有这一首七言绝句:“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其言下之意便是,既然两人感情这么深厚,那么为什么关盼盼不能以身殉节,以成就夫妻恩爱的美名呢?为什么还要苟活在这个世界上呢?

白居易用男权社会的霸道和惯有思维劝说关盼盼自尽,致使关盼盼读诗后痛哭失声,她含着眼泪对送信的人说道:“我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之所以没有随亡夫死去,是担心人们议论亡夫重美色,竟然让自己的爱妾殉身,这样岂不玷污了我丈夫的美名?”

死亡真的比活着更艰难吗?对于关盼盼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她早已成为一个面如死灰的未亡人,所谓的春花秋月,对于她来说不过是熬日子罢了,唯一让她坚持活下去的信念便是——“恐我公有从死之妾,玷清范耳”。既然连这个信念都被人怀疑,那么她活着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关盼盼用死亡回答了白居易的质问,也让自己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1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