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5号线这18处文化墙里暗藏玄机,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陈诗昂/文记者王春胜/图郑州地铁的文化墙,做的格外用心。在即将开通的郑州5号线上,18座换乘站内做了18处文化墙,几乎囊括了河南代表新的文化符号。其中,海滩寺站内,就有郑州老八景,当年海滩寺的“海寺晨钟”即为八景之一。那关于海滩寺,你了解多少呢?文化之旅:坐一趟地铁,几乎能看遍河南文化1.中央商务区——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车站壁画中心是“中华第一龙”的形象,画面左右两侧分别布局者中国各个时期的龙的形象,有青铜器的龙纹、汉代玉器龙纹、漆器龙纹,直至明清龙的形象。通过汉白玉浮雕的展现,生动刻画出中国龙文化的发展演变史。2.黄河路站——文字的传承壁画以传说中创造了文字的黄帝和仓颉开篇,把原始陶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直到近现代的简化字等各时期最典型的样本整理并组合成画面用浮雕形式表现出来。壁画右端镌刻了中华文字发展史大事年表。3.经开中心广场站——伏羲创八卦壁画作品取材于伏羲文化主题。伏羲被称为人皇始祖,相传是他创造了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符号——八卦。壁画展现出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于身,远取于物,受龙马负图的启发,创造先天八卦的故事。整个画面,动感的线条构成气韵回旋的空间,表现中华大地远古文明生生不息,阴阳互化的宇宙观。4.南五里堡——说文解字壁画采用宋刻元修《大徐本》的《说文解字》影印为底本,画面分为:许慎、部首五百四十、六书、文字和小篆五个版块,表现《说文解字》这部中国文字研究及字书编纂的开山之作。5.五一公园站——大河湾流壁画创意以三门峡水电站史诗般的宏大背景为主题,作品以珐琅叠彩的华丽场景,描绘出大河湾流层层巨浪的恢弘气势。画面中,两岸掩映的层峦叠嶂,磊落峭壁,更使得黄河天险浩汤万里的磅礴气势在长卷中一览无遗。金色大坝、中流砥柱巍峨矗立,与峭壁、大河强烈的色彩对比、视觉冲击,展现出壮美的山河风貌。6.医院站——三国故事画面从左至右依次为“曹冲称象”、“颍川谋士”、“孔融让梨”、“观沧海”、“英豪关羽”、“五禽戏”。画面用平铺分段的构图,错落有致地描绘三国时期魏国发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曹冲称象”在构图上借鉴明代画家丁云鹏等的处理方式;“颍川谋士”描绘的是三国颍川荀彧、荀攸、陈群、徐庶、郭嘉等谋士;“观沧海”用曹操的形象,“英豪关羽”以赤兔马为背景,单独展现关羽的英雄气概。而“五禽戏”描绘的是古人在医学健身上的智慧。因为河南为古代钧瓷技艺的发源地,所以文化墙材料上运用陶瓷高温釉下彩,以度以上的高温烧制仿钧瓷的色彩,以青绿色为底色,与白描人物结合,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作品绘制历时数月有余,制作安装两月有余。7.海滩寺站——郑州志·老八景绘图壁画主题取材于著名的郑州八景,即古塔晴云、圃田春草、梅峰远眺、汴河新柳、凤台荷香、龙岗雪霁、海寺晨钟、卦台仙境。这八景为明清时期郑州城景的完美体现,因此曾有大量的绘作以郑州八景作为主题,描绘如此商贾云集的冲要名都。壁画采用了流传最广的《郑州志·老八景绘图》为设计底稿,以工笔手法重新进行精细绘制,将景致形象塑造变得更为丰满华丽,同时也突出了画作的层次感,将传统山水的写意完全存留,并为八景增添更为生动的意趣。而相间隔的书法则以北宋四大家的作品为印衬,强调了设计的整体严谨性,并以书法形体与八景画作进行呼应,形成公共环境体系一静一动的艺术观赏性。8.医院站——《庙会撷趣》壁画展现的是享有“华北第一大庙会”美誉的浚县古庙会的盛况,刻画千年淳朴民风和鲜活的民俗图景。画中清秀的远山和庙宇、错落的民间建筑、香气弥漫的街巷、精彩的庙会表演活动,兴致盎然的游人,生动勾勒出华北第一大庙会的空前盛况。构图层次清晰,生活气息浓郁,色彩喜庆祥和,传递浚县古文化发展的蓬勃生命力。此外,医院站内文化墙主题为太极文化,月季公园站为愚公精神,福塔东站为茶山春晓,医院站为牡丹花开,姚砦站位新城样貌,桐淮站位玉鹰献瑞,医院站为汴京盛事,七里河站为革命星火。站名故事:“海寺晨钟”的海滩寺,原来有这些传说地铁越开越多,郑州地铁站名命名也形成了一套原则。郑州市地名办有关人士介绍,结合其他城市地铁站名命名思路和原则,郑州也形成了一套地铁站名命名的基本原则:按片区名称(也叫主地名,如碧沙岗、柳林等)、沿线标志性建筑、沿线公共单位和沿线道路的顺序来考虑地铁站命名。通过车站内的站名,可以看到5号线除以沿线公共单位、标志性建筑命名外,还有多个站名以片区名命名。比如,后河芦、齐礼阎留住了当地居民的乡愁。作为八朝古都之一,5号线又串起了古都郑州的哪些故事呢?在郑州市地名办和郑州市史志办有关人士看来,整条5号线,祭城和海滩寺最具文化内涵。1.祭城由于读音特别,对这两个字,不少人到过祭城的人都过目不忘。上述郑州市地名办人士介绍,祭城是郑州的千年古镇。史料证实,祭城的历史有多年。早在即西周时期,周公五子祭伯封侯于此,始建祭伯城。春秋时期,祭国被郑国所灭。郑国大夫祭仲因怀念故土,被郑国君封于祭伯城。此后,后梁、后汉、后晋、后周、北宋等朝代都曾建都开封,祭城一带为京畿之地。明朝嘉靖年间,俗称祭城屯。清宣统二年(年),郑州划为7个区,祭城为“宣平区”。年郑州解放,祭城为郑县第三区。年祭城乡划归金水区管辖,年祭城撤乡建镇,年祭城祭城撤镇成立祭城路、凤凰台两个街道。2.海滩寺海滩寺已经不存在了。据史书记载,海寺晨钟曾为郑州古八景,海寺即为海滩寺。5月14日,在郑州市史志办,工作人员找到年第二期《郑州地情活页》,其中一篇文章讲述了有关海滩寺的传说和史实。文章写道,一个传说是,约年前,黄河在武陟、古荥一带泛滥,引发洪水倒灌,结果河水冲刷之处,竟有海滩样貌。“令人称奇的是,原先的地方经洪水冲刷,竟从泥中冒出一尊佛像。”由于佛像过于高大而且埋藏甚深,最后聚集了九村青壮年才将佛像挖出,当地人修寺院供奉佛像,寺庙被命名为海滩寺。另一则传说,也与洪水有关。说是很久以前,黄河泛滥到寺坡村一带,砂砾和淤泥被冲刷到村边,人们称之为海滩。洪水退去后,出现一尊大顽石,石头上栖着一只金凤凰,引得百鸟朝凤,给当地人带来丰收。人们便在大顽石露出的地方修建寺庙,名为海滩寺。受访中,郑州市地名办有关人士的介绍也基本如此,称过去黄河经常泛滥,往往溢河成湖,到海滩寺所在的位置为止,“过去北方对内陆形成的湖泊也称海子,久而久之,当地就被叫做海滩,边上修建的寺庙被称作海滩寺。”而《郑州地情活页》的那篇文章还提到,据史书记载,海滩寺内殿分为三部分,站佛殿、睡佛殿、坐佛殿,还附有配殿,分比为天帝殿、天仙庙和僧房,规模宏大。寺中置有古钟,每逢年节都要敲钟。但在年冯玉祥主豫期间,他提倡“废庙兴学”,海滩寺被拆毁。(河南商报编辑施尚景吕瑞天)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11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百米高空看菏泽仿古建筑,感受青砖黛瓦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