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把基站扮得像花一样美,铁塔公司破
听闻南京市溧水区莘庄水库 开出了一朵30米高的玉兰花...... 好奇的宝宝立即爆发“洪荒之力” 飞奔前往一探究竟......在莘庄湿地公园中,宝宝看到了这朵含苞待放的白玉兰,挺拔的身姿在苍山绿水中显得亭亭玉立。走近细瞧,才发现这朵白玉兰的本尊,居然是一座通信基站铁塔。把通信基站铁塔扮得像玉兰花一样,这个公司太流弊(牛X)了! 为啥要把塔建得辣么美捏?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基站建设需求与日俱增。而在一些景区和居民密集的绿地广场,通信基站粗犷的造型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往往触动大众的神经,随之而来的便是选址、建设协调难,已建成的基站也因此受到居民的抵触。 为了提升基站与周围环境的相融程度,减小建设阻力,南京铁塔依托“南京铁塔创新联盟”平台,联合多家设计院、铁塔厂家组成美化塔型创新小组,针对南京地区栖霞山、牛首山、高淳慢城景区等选址难度较大的区域,从环境相融性、成本控制、建设维护等角度开展可行性研讨,通过长达三个多月的调研、试点,研制出荷花塔、玉兰花塔、牡丹花塔、蜗牛型及多功能一体化便携式基站等多项创新产品,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莘庄湿地公园的这座玉兰花塔,正是南京铁塔公司这类创新产品的试点成果。据南京铁塔创新联盟的发起人戴海兵总经理介绍,这座玉兰花塔因为集成了南京铁塔自主知识产权的“通信塔(玉兰花型)”和“固定式T型臂通信塔平台”两项专利技术,才得以从普通单管塔完美变身。 相对于传统仿生树景观塔更省钱玉兰花型的基站外观,实际上是一种花蕾结构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外罩,通过优化参数降低了钢材使用量,使单塔成本比传统仿生树降低了4.7万元,而且更加结实耐用。 区别于传统景观塔只是在单管塔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饰,抱杆、天线依旧裸露在外的突兀,这种花瓣外型将基站的天线全部包裹在内,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使铁塔在青山绿水的环境中毫无违和感。外罩天线平台 经过现场模拟测试,这种花型塔的信号强度完全符合运营商覆盖需求,衰减值处于正常范围。传统景观塔大多每层只设置3根抱杆,平台间隔5米,多天线的情况下会有三到四层平台,底层平台的覆盖效果较差,租金较低。 南京铁塔的玉兰花塔从结构设计和材料优化等角度进行创新,花瓣内部采用“固定式T型臂通信塔平台”专利技术,实现一层平台9根抱杆集成,钢材使用量仅为普通平台的60.4%,有效弥补了传统景观塔的不足,实现三家运营商高共享均衡覆盖的同时,可为铁塔公司创造更好的收益。 更多花型美化塔与城市融为一体创新的红利使南京铁塔尝到了甜头,也更坚定了规模推广的信心。紧接着,南京铁塔以花型塔的应用为契机,在佛教氛围浓厚的栖霞山、牛首山景区提出莲花、牡丹花的塔形建议,得到景区管理方的高度认可;在高淳区内,结合其国际慢城的旅游文化创新设计了蜗牛塔的建设方案,也获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牡丹花型铁塔,是不是美美哒? 这些花型通信塔为仿真美化塔,高度一般在25-35米,外观可选牡丹花、玉兰花、荷花等,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并附带6*W飞利浦LED光源,可满足一般照明需求。同时,花型塔均配备高分子聚氨酯外罩,罩内可搭载9副天线,安全安装与维护操作便捷,使用寿命可达50年,逐渐成为南京铁塔解决公园、广场、景点等公共场所基站建设困难的一大利器。 人人是创新之源,处处有创新之机。美丽的玉兰花塔、惊艳的牡丹花塔凝聚着南京铁塔人的思想精华,这种基站独有的环境友好型外观不仅降低选址协调的难度,也为通信设施添加了工程之外的少许情怀,而南京铁塔人在创新之路上的步伐也将更从容,更坚定。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1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村贷款油用牡丹创富项目,是你想知道
- 下一篇文章: 四月来中信重工,除了赏国花牡丹,还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