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推演和目前的防控形势,到四月底疫情应该能有郊控制,到时可去洛阳吃水席看牡丹,开启新的生活。前些年的旧文,拿出来,算是个提前说明吧。

两度去过洛阳,牡丹、石窟,深深印在脑海。

两度,是纯粹的旅游,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合适的照片。

年,洛阳牡丹又不时萦绕在心头。

知道通郑州有高铁,就查车次,查郑州再到洛阳的高铁,算计来回的时间点。都定好了,给在洛阳的表弟张敬一打电话,他哈哈大笑,说高铁就直达洛阳。从保定过去,只需三小时二十分钟,真是太方便了。4月下旬,保定东12点53分发车,下午4点零8分到洛阳龙门站,准时。接站后,正好能游龙门夜景。趁天还早,先进去,昼夜景兼顾,不能浪费了这元的门票。

石窟雕塑损坏严重,大多面目全非,不说被外国人盗走的,就单是游客破坏的就不少。保留最完好的当属“卢舍那大像龛”。唐宗初年,咸亨三年(公元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年)功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秀目,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堪称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当夜幕降临,华灯照射,卢舍那大像龛五彩斑斓,各佛像神态迥异,栩栩如生。这是第一次看到彩灯照射的石窟,很震撼。在伊河两岸(东西石窟)一直拍到晚九点多,仍意犹未尽。电瓶车也没有了,步行到停车场,才感觉有些累。

霄夜,表弟安排在丽景门老街,这里是洛阳古城区。晚些了,两旁的店铺大都打烊了。有家两口开的牡丹酥,关门很晚,朋友买了些刚做出来的,尝尝很有特点:脆、甜、香。原料是花生、调合面、油、牡丹花等,是当地的特产。往里走数百米,就是条灯火通明的南北向夜市,河南、陕西等地的各种特色小吃一应俱全。选了个地摊,吃了几种水席菜,味道不行。喝了不少杜康酒,后来的浆面条啥滋味,就没感觉了。

来洛阳,正宗的水席一定要吃一次。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

前两次来,都是到当地最著名的“真不同”酒店吃的。“真不同”是洛阳市真不同饭店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商标。真不同饭店始创于年,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中国驰名商标、国际餐饮名店,以洛阳水席为主。其前身是“于记饭铺”、“新盛长”,创始人为于庭选,于保和。年定名为“真不同饭店”。现坐落于洛阳市老城繁华商业区。“真不同饭店”为著名作家李凖题写。民间有“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之说。有些遗憾,周末,又赶上赏花季节,表弟没定上“真不同”的位子,最后选的丽景门里的“司马水席楼”。这是家民间“老店”,也相对正宗。

除水席外,洛阳人还极讲究喝汤。早上的羊汤、驴汤、牛汤、豆腐汤、丸子汤,大大的碗,热热乎乎,泡上饼丝或馍,吃得舒舒坦坦。跟北方比,这儿的汤很清淡,且喝不够随时免费加。

大家都没想到这次来洛阳竟然还挨冻。第一天夜游龙门时,有个小下马威。在伊河旁等夜幕时,我们每人要了大杯的咖啡,才驱走些寒意。第二天中午到关林时,雨加着米粒样的小冰雹,噼噼啪啪打在伞上,气温也降至极低(当下节气),我们无不瑟瑟发抖。穿着秋裤线衣也受不了了,急打车回酒店,几个人钻到被窝互相调侃不止。

冰、雨、风,把牡丹摧残得不成样子。到国家牡丹园拍摄时,踏着泥泞,千辛万苦寻觅那些花型较完整的牡丹。郁金香倒是影响没那么大,心里稍稍好受些。

坐高铁到洛阳看牡丹,总体还是不虚此行。

龙门石窟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间的佛教寺院,模仿地面寺院建筑而成。也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约在公元前三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两汉之际的初传经过逐步发展走向了繁荣。西域诸国开凿石窟的风气,经东来译经传法僧人的传播而逐渐施展它的影响。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洛阳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白马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外,安徽、青海、江西以及山西等地,也有“白马寺”。

现时,在白马寺的一旁,正修建缅甸馆和印度馆,虽说是丰富了景点和佛教文化,但总感觉有些不伦不类,对原有景观和历史遗迹是个破坏。

关林

关林庙,位于洛阳市城南七公里的关林镇,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年),占地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余间。

关林即武圣人关羽葬首之处。为墓葬的最高称谓。其汉称关侯冢,宋称关王冢,明称关帝陵。清康熙五年改关帝陵为关林,沿袭至今。

洛阳国家牡丹园

洛阳的牡丹园有不少,我们去的是国家牡丹园。国家牡丹园又名中国洛阳国家牡丹基因库,位于洛阳市邙山中沟西。占地面积亩,其中牡丹观赏园分南园和北园,面积亩,育苗亩,搜集国内牡丹园艺品种余个,野生种6个,培育新品种72个,数量50余万株,引进国外园艺品种余个,数量5万株。年繁殖九大色系,品种齐全,花大色艳的优质商品牡丹30万株。目前,已成为野生牡丹引种驯化,新品种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的国内最大生产基地。

就是赶上下雨加小冰雹,把牡丹花打坏了不少,有些遗憾。天也着实的有点冷,零上几度的光景,初冬的天气,好多人没准备,挨冻了。

郁金香牡丹园

洛阳郁金香牡丹园是洛阳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座由郁金香和牡丹为主题的主题花园。园区内郁金香散发着爱的芬芳;叠瀑垂下汩汩清流;牡丹花绽放着华贵的笑容;风车象驻足的战神;罗马广场徜徉着红男绿女。景区内可谓区区有经典、步步有胜景。这美丽的爱之花已经和欧式建筑融为一体,成为游客赏花游玩、情侣传达爱情信息的旅游胜地和游客感悟异国风情,了解异国文化、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为迎接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园区专门从荷兰引进了几十个新品种。至此、新老种球种植数量已达多万株,种植面积达到余亩。同时新建成0平米的智能连栋温室,成功将花期延长50天。今年开始,游客从4月1日到5月20日都能在园中欣赏到盛开的牡丹和郁金香。智能连栋温室取名“春满园”,园内曲径通幽,行动处但见静花流水,细草香生,琴鸟深鸣。人在园中,只觉清新怡人,如临画境。马车古朴,世博会中国馆模型引人驻足留影,古典和现代和谐相融。

天子六驾博物馆

洛阳市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以其精美的文物陈列,壮观的车马坑实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阳悠远的城建历史、璀璨的物质文化,她必将成为提升古都洛阳的城市文明,向海内外宣传新洛阳的文化窗口。

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中心的东周王城广场,东周王城遗址区的东北部,是一座以原址保护展示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为主体,辅展以东周王城概况、近年来王陵考古的新发现及部分东周时期珍贵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专题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占地1多平方米,分为两个展区。步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展区。分四个板块,一是洛阳地区5大都城与当代洛阳相互位置关系的图版;二是东周王城概况;三是王陵的探索与发现;四是珍贵的东周文物。

看完第一展区,向西穿过一段走道,便进入了第二展区,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展区。这里展示的是2-3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的17座车马坑(马坑)中的2座。其中北边一座,长42.6米,宽7.4米,规模系国内少见,其车马呈纵向两列的排放,宛如出行阵列的场面,更显精彩。最令世人瞩目的是唯一一辆“驾六”的发现,以直观清晰的形式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原址展示的“天子驾六”。

夏红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