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力量
生活在小城市的妙处,就是离乡村田园很近。漫步于附近的村子,常常能看到一些破旧的老房子,房子应该好多年没人居住了,门框还在,门板早就没了,可以一眼看进去:房子里长满了杂草,偶尔没有杂草的地方是碎砖头和瓦砾,一棵树不知怎得从墙壁里长出,将屋顶顶出了一个大洞,屋顶有部分已经坍塌了,有的只剩下一面残缺的墙壁,露出里面青色的砖石;整个废墟,飘散着一股发霉的味道,透露出一种死亡的气息。 有时我会在废墟面前停留许久,有时会冒险进入——倒不是要寻找什么宝贝——废墟散发的死亡的气息,常常给我一种沉静的感觉,让我能够久久地沉浸在这种气氛里:时而去寻找墙上的模糊不清的文字,时而观察与墙壁融为一体的树的奇怪的身姿,时而在木楼梯附近凝神许久……废墟就像一具尸体,保留了它生前的无数细节——这些细节,也终将腐朽在未来的时间里。死亡着的废墟,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宇宙,我也作为废墟的一份子,观察它、感受它;废墟隔绝了我与一步之外的繁华与喧嚣,在废墟的时空里我获得了难得的清静和安宁。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着即online:劳作、奋斗、事业、绩效、增长、效率……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机械化和整齐划一的规范与坚硬。这种欲望驱动的亢奋,往往给人一种错觉:资源是没有穷尽的,时间是永恒的,人是一种生产要素——直到碰到死亡,或者死亡这类的东西。持续的online会带来精神紧张、心理焦虑、情绪沮丧、失眠……死亡和它的挚友,展示出能让人offline的神奇魔力。 死亡是最大的限制。所以人们用“大限将至”来形容人或物即将逝去。如果你参加过丧葬的仪式,曾站在坟头旁凭吊过逝者,或者见过字迹模糊不清的墓碑和牌位,你就会知道死亡真的是一了百了、湮灭和彻底的虚无。也许你富可敌国、地位显赫、尽职尽责、万人拥戴,让你觉得自己不可替代、不得不长久地online,死亡会成为你返璞归真的借口,死亡带来永远的offline,让你在永恒的沉静中欲罢不能。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没有那么幸运能直接面对死亡,所以死亡派遣它的朋友来帮助我们offline:让你躺平,直击灵魂。 梦是死亡的使者。美好的梦,有月亮、有花、有好人。梦,既是offline的原因,也是offline的结果。梦能让人深入潜意识,去探索自己真正的灵魂——梦比你更清楚你是谁、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爱谁。梦制造了一个虚幻的宇宙,却比清醒更真实。 爱是死亡的密友。歌中有唱过“初见是猝不及防犯下的错”,爱的魅力在于它的“猝不及防”。“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爱,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戏剧化,却全然不自知——这异常珍贵的“不自知”。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被命运反复捉弄的你啊,收藏了多少动人的情话。”爱一个人,总想跟她讲那些动人的情话,却全然不觉得肉麻。我们可以通过探索“爱不是什么”而了解“爱是什么”:爱不是被爱时的虚荣,爱不是备受折磨时的存在感,爱也不被爱而生出的自卑;爱是你站在那里,看着那个人,心会告诉你。爱,是忘我。 性是死亡的情人。食色,性也。性,是随身携带的“死地”。世上没有什么像性一样不分因果:性,既是治愈生活的良药,也是被治愈后的结果。古人讲“春宵一刻值千金”“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美满的性能让人抛却此岸的“千金”甚至生命,至于辛苦的劳作、事业更不必说。“二人想要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并逐渐在相对运动中达到忘我的巅峰。” 美是死亡的弟兄。海子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阵花香、一股凉风、一轮满月、一声鸟鸣、一撮碎发、一片红甲,美的人或物,会让你感受到时间的停止,仿佛轰鸣的机器、永无止境的劳作、应该的事业,都不存在了,只有眼前的天花乱坠有意义。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死亡和他的同伴,在充满劳作与疲惫的此岸,画地为河,创造出彼岸的结界;让我们在生的绝望面前,还有暂时或永久的选择。在死的永恒面前,生不过是短暂的序曲、戏剧的一幕:生,不过尔尔,不必在意,视生若死也许是达观的态度;当然还有:视死如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8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息县牡丹国画作品创作室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