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女子闺阁生活一直是文人爱写的题材。“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就连征战沙场的木兰脱下战袍,也不忘拾起昔日女子红妆。

作为花间词派代表人,晚唐诗人温庭筠一生的著作很多,主要都是以女子闺情为主。他的文笔细腻,描述女子愁怨之情,可以说比女人更懂女人。

纵观他的一生,也是坎坷不断。虽是名门之后,但是幼年丧父,跟着母亲颠沛流离的生活。本来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却一路都不顺畅。

屡试不第、亲人相继离去、人生跌宕起伏,但是温庭筠依然潇洒自如。不管你是朝中权贵,还是市井平民百姓,在他的眼中都是一般无二。至于他的诗如此偏爱写女子闺阁,个人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幼年失去父亲,终日与母亲姐妹生活

温庭筠的出身,其实是不错的。虽然到了温庭筠这一辈,整个家族已经没落了,但是作为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受祖上的庇佑依然可以过的不错,这个好处主要体现在温庭筠从小所受的教育上面。

小时候的温庭筠便已经才思敏捷,虽然家族没落,但是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依然施以援手,将他与自己儿子安置在一起结伴读书。良好的教育基础,以及良师益友的陪伴,也为之后温庭筠的诗词创作打下了基础。

幼年丧父,温庭筠便与母亲和兄弟姐妹相依为命。长期和母亲姐妹一起生活,也影响了他笔风,养成了细腻婉约的风格,在《菩萨蛮》中清晰可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露出微微的晨光。仿佛从山上飘来一片云,掠过乌黑的头发,落在了雪白的脸庞上。晨起懒得画眉毛,坐了好久才起身去梳理晨妆。

插花的时候照了照镜子,镜子里外都是美丽的倩影,交相辉映。穿上新做的罗襦裙,上面用金线绣着两个恩爱的鹧鸪。

一位男诗人,怎能将女子晨妆梳洗描绘得如此细腻。很多男子连女子化妆护肤都分不清,但是温庭筠却能了如指掌,这其中缘由,也跟他从小与女性生活息息相关。

很多年后,温庭筠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词可以被现代人改编成歌词,谱上曲,成为热播剧《甄嬛传》的插曲。

二、仕途不顺,留恋风尘之地

屡试不第,屡败屡战,用来形容温庭筠再适合不过了。

众所周知,唐朝社会风气空前开放,风尘之地也是合法经营。每届科举考试,五湖四海的书生前往京城,只为一举中第,搏一个好前程。

京城繁华热闹,也不乏莺歌柳巷。温庭筠到了京城,终日看到各种莺莺燕燕,便渐渐忘了所求之事。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真的颜如玉们就在眼前了,温庭筠便将考取功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终日留恋烟花之地。

风尘女子接触得多了,温庭筠便更加对女子入迷了。她们一个个都有着背后的故事,有的是自愿来,有的是被迫而来,还有那些与丈夫生生离别的,她们一个个的心灵独白,都成了温庭筠日后诗词创作的来源。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金缕的凤凰盘遥相对望,窗外的牡丹花经历了一场细雨,更显得雍容华贵。清晰可见的镜子里面,是刚刚化好的新妆,细细的鬓丝,削瘦的脸庞。

从诗句的描述来看,女子所处的环境,应该是富丽华贵的,可是为什么脸上却愁思不断呢?是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还是暗自怀念呢?恐怕只有温庭筠知道了。

三、酷爱音律,常与女子为伴

唐朝歌舞盛行,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盛唐时期的名曲《霓裳羽衣舞》。就算在晚唐时期,每逢节日喜事,歌舞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说温庭筠不仅诗词创作了得,也精通音律。古代女子卖艺,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李师师的弹唱、董小宛的曲艺、陈圆圆的昆曲都有目共睹。如果没有真凭本事,又怎么能入那些达官贵人的眼呢?

温庭筠生性洒脱,又终日与女子为伍,自然少不了谈论音律。烟花之地,也不乏有精通音律的女子、擅长歌舞的女子、谱曲写词的女子。一来二往,温庭筠又见识到了不少才女。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

这是温庭筠所做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描述的是女子梳洗完毕,独自一个人倚靠在窗前眺望江楼。等待的人儿一直不来,满腹愁肠。

四、一曲《诉衷情》,一女鱼玄机

温庭筠与鱼玄机,两人之间这段若有若无的情感,被很多历史爱好者所探讨。从知遇之恩,到为人师表,鱼幼薇从始至终都对温庭筠芳心暗许。就算之后经温庭筠介绍,嫁给了李亿,依然情愫不减。

本以为嫁给李亿后会有个好去处,不曾料到李亿原配夫人凶悍无比,将鱼幼薇毒打一顿后,并逼李亿写了一封休书,李亿被迫将鱼幼薇安排到了咸宜观。至此,鱼幼薇变成了鱼玄机,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自己。

再后来,鱼玄机在道观内浑浑度日,因为失手误杀了一名婢女,被送上了刑台。温庭筠听到这个消息,悔恨不已。

当所有的往事浮现在眼前,温庭筠的内心挣扎起来:如果没有曾经的遇见,如果自己没有误牵姻缘,她的结局或许不会如此。至此,温庭筠自己都不知道,内心的悔恨是出于对她的怜惜,还是对她一身才情的惋惜。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金带枕,宫锦,凤凰帷。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梦中归。”—《诉衷情》

满腔的悔恨揉织成一曲《诉衷情》,至此过后,对两人而言早已是物是人非。

五、晚唐时局动荡

晚唐时期,时局动荡不安,周边战事纷起。此时的温庭筠也背井离乡,前往襄阳。在途径商山的路上,感慨自己一生仕途潦倒,晚年迫于生计,又不得不远赴外地去上任。心中不禁怆然泪下,写下了这首《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全诗没有一个早字,却都体现了早。“晨起”、“鸡声”、“月”、“霜”,表明诗人不得不早早起床赶路,一路上只有寒霜陪伴。

总结:

文史不分家,自古以来文人在创作诗词的时候,跟历史文化有很大的关联。

朝局开明、天下太平,诗词往往以热情奔放、山水田园为主;

朝局昏暗,仕途坎坷,诗词又往往以悲怆、郁闷为主。

温庭筠生于晚唐时期,恰逢家族变故,自身又天性如此,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因此才有了他笔下的这些千古绝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0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