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似乎每个人都有胎里带出来的病。

黛玉的病,是不能见远亲,是先天不足,从会吃饭起就会吃药。可她的身体并不是不好。林如海去世,她来往奔波两地,却没有半分怯弱,反而还带了不少礼物送给姐妹。

宝钗身体丰润,书中将她比作杨贵妃,却也有先天带出来的病。

宝钗的病,似乎只是轻描淡写,但其实每年都会犯。

仿佛是一个印记,只要到了某个季节,便会发病,然后咳嗽,会感到疲惫,而最让人烦恼的,是这个病根本治不好。

周瑞家的作为太太的陪房,对这位来贾府借住的亲戚,自然要多加关怀。

周瑞家的道:“也该趁早儿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药,一势除了根才是。”

说完这句话,她又开始问宝钗吃什么药,这才将话题引到了冷香丸身上。

根据宝钗自己的话,她这个病,是胎里带出来的“热毒”,得了和尚的方子,发病的时候吃些“冷香丸”,便就好了。

一、“热毒”和“冷香丸”

什么是“热毒”?为何药的名字叫做“冷香丸”?

《红楼梦》取名字,最爱用隐喻,所以宝钗的这个病,或许也暗藏玄机。

当然,这个玄机和作品内容无关,和启发读者有关。

有人说,“热”,或许可以解释为一种“热衷”。

在书中,宝钗对凡尘中的一切都有一种热衷,她是儒家代表的入世者,遵守俗世里的规矩,也在乎俗世里的名分。

所以,黛玉最后不会成为宝玉俗世里的妻子,因为黛玉来自仙境,是仙子,是超脱的。

黛玉很多事情都不在乎,她不在乎名分,但她在乎情分。

所以,紫鹃原本是贾母的人,跟了黛玉以后,却用姐妹之情对待她;所以,被称为“二呆子”的迎春,也会和黛玉玩闹,开她的玩笑;所以,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永远热热闹闹,是姐妹们最爱去的地方。

黛玉其实,并不在乎别人的评价,所以她活得潇洒,也活出了自我。

但是宝钗不一样。

宝钗遵守俗世里的规矩,对俗世凡尘的东西,自有一股子热衷。

所以,宝钗是请安最勤快的人,这些俗世里的规矩,她是不允许有半分错误的;所以,宝钗坚定维护等级尊卑,不会和丫鬟称姐妹,也不会为丫鬟掉眼泪。

很多人说,宝钗这是冷漠,但实际上,宝钗只是遵守了当时的游戏规则而已。

只是那个时候的游戏规则,有那么一些不近人情。

二、宝钗的热毒

宝钗对生命,是有热衷的,她是来想抓住什么东西的。

黛玉不同,黛玉是为了换眼泪来的,所以她很多事情不在乎。

所以她会对周瑞家的发火,因为宫花最后一个送给她,这在当时是失礼了。

黛玉不想得到什么俗世里的东西,她来,就是为了还眼泪来的。

或许,正是因为宝钗对生命里的一些东西,太执着,太想得到,所以才需要用“冷香丸”来调和。

宝钗的家世也很好。

四大家族之一,虽然是商人,却也是皇商,天然的就是权势之家。

她自小接受了最好的教育,才华不逊色于黛玉,容貌也不逊色于黛玉。她兢兢业业,就是为了在俗世里抓住一些东西,所以,她才会入京待选。

“热毒”,不是说宝钗不好,或许只是一种象征,象征了那种对成功的渴望。

这种对成功的渴望,本身没有对错,只是红楼梦的作者认为,生命到最后,所有的繁华和富贵都是一场空而已。

宝钗是追求成功的,所以她所作的一切,都规规矩矩,至少,看上去要规规矩矩。

宝钗被评价为最端庄,最随分从时的女子,但是她的心中,是藏了那种渴望,那种对成功的向往,以及,那种“热”。

三、冷香丸里的东方哲学

生命最讽刺的是,我们越想抓住什么,便越得不到什么。

宝钗插足不了黛玉和宝玉的感情,这种从小长大的情分,无论是谁都不行。

这无关谁优秀还是谁不优秀的问题,只是有缘无份。

治疗宝钗热毒的药,叫做“冷香丸”。

这个方子,来自秃头和尚,而红楼梦里的秃头和尚、跛脚道士,来治疗的病,都是无法大彻大悟的病。

为了治宝钗的病,药方可是“巧”过了头。

宝钗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坏了。”她说这个方子里的药都不贵,很容易得到,可是难的是“巧”,“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东方传统,是相信生命循环的道理。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就好像宇宙一样,有一个循环在里面。

所以中国有二十四节气,有金木水火土,有各种调和的方子。

除此以外,还要小雪这一天的雪,霜降这一天的霜,雨水这一天的雨、白露这一天

的露、春分这一天的阳光。

仿佛要集合春夏秋冬、天地循环来治疗宝钗这个病。

这种热毒,如果想要平衡,就必须回归自然。

宝钗是最识大体、懂事、聪明的人,可为了治疗她的病,秃头和尚开出了这么麻烦的“海上方”,巧到了一个境地,或许也只是为了告诉读者,有些事情不必强求,繁华富贵终成一场空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1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