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

莺啼宴席似留人,花出墙头如有意。

别来已隔千山翠,望断危楼斜日坠。

关心只为牡丹红,一片春愁来梦里。

《洛城观花呈尧夫先生》

北宋张瞻

平生自是爱花人,到外寻芳未遇真。

只道人间无正色,今朝初见洛阳春。

绘画要点:

1.花头:用曙红从花瓣的根部往尖端分染,分染时依据花瓣中间的结构来表现花瓣锯齿处的起伏不平,染色时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和谐统一感,不能画得过于琐碎也不能过于含糊,结构不清楚,还需要正反面的明度区别,大多数情况下正瓣要比反瓣深三分之一。花房四周的根部相比较其他部位来说总体明暗程度会更深一点,可以多染几次。花苞可用胭脂分染,再加曙红分染。

2.花萼可用草绿色分染(藤黄加花青多加一些藤黄色,颜色偏暖一些。)在叶尖部分可以用暖红色来提染(草绿色加曙红(或硃磦色))

3.正叶:花青色(觉得不够重可以加墨色)分染叶子正面的重色部分,注意叶子之间的遮挡关系,靠近勾线的区域颜色会稍微重点。等全部颜色干后,再去用蓝灰色(钛青蓝(或花青)加三青)罩染叶子的正面,叶水线(也可提前留出来)最后用淡一点的钛白色加三青色彩直接复勾一遍,反叶:用草绿色(藤黄加花青加少许加三绿)分染暗部,颜色不要过浓,更不能产生色渣,可以略为薄透一些,染后整体看起来较为通透,叶梗,花茎,等画法和反叶是相同的。最后注意花头和叶片的整体关系的影响,上下遮挡的叶片要有明显的区别和虚实的变化。

绘画工具:

羊毫、兼毫毛笔若干,工笔勾线笔,熟宣纸画心35*35大小可调整,曙红,胭脂,藤黄,三青,三绿,酞青蓝,钛白,朱砂

后记:

历时两个多月的花鸟课终于结束了,自我感觉进步还是挺大的。这副工笔牡丹非常不容易,从勾底稿到上色,用了四个晚上的时间,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副画一定好好裱起来。

元峤老师说,要多读书,多练字,多看名家作品,多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画出来的画才不会没有灵魂。小林老师说每一次快门的关闭都是一次重生,那么我说每一张国画作品的完成,也是自我的一种重塑。一周之后又将迎来新的开始,既然喜欢,那就加油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hy/7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