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又是一年牡丹季,近几天,关于菏泽牡丹的文章逐渐占据了朋友圈的主题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盛世牡丹绽放的期待与赞赏。是的,盛开的牡丹,自古以来以其花大、瓣厚、色艳、味香,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其播洒笔墨。

唐代诗人徐凝曾经咏诗《牡丹》“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诗人从赏花者的角度,认为牡丹在景物中独占鳌头。我们经常说泰山归来不看山,但是在诗人眼里,牡丹归来不看花。在诗人眼里,盛开的牡丹堪比洛神赋女,就像一道多彩的霞光,破空而出,胸中升起无限美好。所以诗人虽然没有具体描写牡丹花的漂亮,但是牡丹之美,溢于言表。

徐凝把牡丹比作天上尤物洛神仙女,而李白则把牡丹比作人间尤物杨贵妃,他在《清平调》中写到“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帝王将相什么美景没有看过?面对牡丹的娇艳富贵,仍然沉醉花海,不知归路。但是把牡丹之美推向顶峰的则是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果说李白从帝王的角度来赞赏牡丹,而刘禹锡则从百姓的角度描写了牡丹花之贵,令全城百姓为之动容。从帝王将相到寻常百姓,都惊叹于牡丹---这天赐尤物的美丽!

纵观古代诗词,描写牡丹的都是盛开之季,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人考虑牡丹的鲜艳华贵来自何处?

牡丹盛花期很短,一般在10至15天左右,也有花期比较长的,大概在20天左右,一般在4月10日左右盛开。这短短两周左右的时间,牡丹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努力。植树一般都是在春天,但是作为灌木的牡丹,栽培却是在秋天,秋天里,花农就开始给牡丹花施肥、松土。春寒料峭,万木还在沉睡之际,牡丹已经开始为春的到来做准备,吐出象征生命力的红色的叶芽,为牡丹花开打好前站。

与盛花期牡丹相比,我更喜欢即将绽放的牡丹,花开之前它们都是一样的,不分红绿黑白黄粉,都是一样的生命绿,虽然没有盛花期的繁花似锦,看不到硕大的花簇,没有娇艳欲滴的花瓣,但是我能从那一朵朵圆鼓鼓的像鸡蛋大绿球中感受到希望和力量,那种蓬勃欲出的豪情,展现了牡丹的与众不同。这也是牡丹花为什么会如此富贵娇美,以至于千百年来被人吟诵赞美的重要原因,她有着不同于百花的花骨朵,百花中没有哪一个的骨朵堪比绒球,在花开之前她们没有孕育足够的力量,怎么能有牡丹的芬芳?

花自凋零水自流,凋谢后的牡丹是不是也会带给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之感?我喜欢牡丹,不仅仅因为盛开时牡丹的娇艳富贵、也不仅仅是牡丹绒球大的花骨朵,而是牡丹花谢之后的淡定从容。脱去粉嫩欲滴的硕大花瓣,牡丹花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是碾做春泥更护花的无奈与叹息,而是以另外一种惊喜呈现在大家面前。花瓣去后,在牡丹花枝的顶端,你会发现青翠欲滴的牡丹荚正以其鲜活的姿态向世人问好,周边花蕊簇拥,荚顶是像是萤火苗飘然挺立,看上去宛如莲花出世,仿佛告诉人们,它已经开始了新的生命的孕育。

子《道德经》第十三章有语“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寥寥几个字,阐明了尊严对于人的重要性,宠辱若惊,本身就是对人尊严的一种伤害,受辱固然是对自尊的一种伤害,受宠何尝不损害人自身的人格尊严呢?得宠者以得宠为殊荣,为了不致失去殊荣,便在赐宠者面前诚惶诚恐,曲意逢迎。一个人只有宠辱不惊,才能做到傲然而立,从而保持自己完整、独立的人格。就像牡丹一样,秋冬来临,当其它花木向人们展示硕果累累的时候,它却沉寂于地下积蓄力量,不喜不悲;春天花开之际,恣意绽放,将美丽尽情留给人间;花谢之后,它没有黯然失色,不言失利,而是向人们展示另外一种生命的力量,牡丹虽谢犹荣,继续播撒美丽和更多生命!丹拥有国花的美誉,是不是也与它这种宠辱不惊的品格有一定的关系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jz/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