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合肥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112/4757559.html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古都洛阳地跨黄河两岸,文化底蕴深厚,名重古今,成为黄河流域一颗璀璨明珠。享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誉。

为进一步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特别策划推出的大型融媒体系列采访活动——“黄河岸边的梆子声”第二季年4月15日再度出发。

4月16日,采访团队先后来到洛阳豫剧院和即将开馆的“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采访,通过追寻豫剧大师马金凤及洛阳豫剧人的艰苦奋斗岁月,更加真切地感受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洛阳豫剧院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成立的洛阳市豫剧团和80年代成立的洛阳市豫剧二团,在全国久负盛名。多年来,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导下,先后整理、创排优秀剧目四十余个。其中,《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杨八姐游春》《洛阳桥》等剧目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保留剧目。

洛阳豫剧院曾有过叱诧风云的历史,豫剧六大名旦中的马金凤、闫立品以及豫剧名家徐凤云、王二顺、马元凤、曾广兰、赵晓梅等都曾经在这里创造过辉煌。该院以著名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的艺术流派特点为代表,组建了风格高亢明快、刚健豪爽为艺术特点的“马派艺术基地”,是豫西地区一支实力强悍的“戏曲文化生力军”。

洛阳豫剧院院长关美利师从国宝级豫剧大师,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马金凤先生,工作成绩突出,继承恩师衣钵,精心钻研业务。

年马金凤大师将自己使用过的一顶凤冠赠予关美利,勉励她认认真真演戏,传承好马派艺术。关美利说,艺无止境,会永远把观众记在心里,永远为人民唱戏,尊重其他流派,精益求精,把穆桂英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国家一级演奏员、洛阳豫剧院副院长朱红斌也是一位老党员,由他司鼓的多部剧目曾荣获国家及省市级大奖。年荣获“全国第九届戏剧文化奖”“司鼓金奖”。在采访中他表达了历久弥坚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

洛阳豫剧院艺术总监、导演李广海,他的表演文戏武唱、文武兼备。代表剧目有《断桥》中的许仙、《花枪缘》中的罗成、《帝城春》中的李焕、《亲仇》中的李青云。曾两次随团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年进京为亚运会演出,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好评。

洛阳市豫剧院90后的青年演员赵小星年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同年进入洛阳市豫剧院工作至今。作为马派再传弟子,她戏路宽广,曾在《穆桂英挂帅》中分别饰演穆桂英、佘太君、杨文广,《杨八姐游春》中成功饰演佘太君,《花打朝》中饰演罗通,她表示今后工作中要学习巾帼英雄穆桂英的爱国精神,传承好马派艺术。

作为一位老党员,豫剧名家曾广兰身系山乡百姓,情系戏剧舞台,她自幼聪颖好学,12岁从艺,很快便在演出中崭露头角,她博采众长,广泛地吸收和继承了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名家的唱腔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细腻含蓄、富有激情、生动真实的表演艺术风格。在几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她相当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红嫂、耶律含嫣、白素贞、穆桂英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为戏曲艺术画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豫剧名家赵晓梅出身于梨园世家,师从豫剧大师马金凤、阎立品,主攻花旦、闺门旦,兼演武旦、帅旦、小生等行当。曾先后主演过《杨金花夺印》、《谢瑶环》、《秦雪梅》、《李慧娘》、《桃花庵》、《洛阳桥》等剧目。年,她首次参加河南省现代戏调演,被誉为洛阳市豫剧团的“五朵金花之一”。回忆起当年恩师马金凤甘当绿叶为自己配戏演出《情系小浪底》的往事,赵晓梅热泪盈眶。

国家一级演员黄晓莉师从豫剧名家赵晓梅,她表示将会传承好老师的精神和艺术,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原洛阳市豫剧团副团长赵宏献心中永远记得马金凤先生的教导,引领着他的艺术和人生。作为河南戏曲的见证者、推动者,作为中国戏曲教育的践行者,马金凤先生的光辉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她创立的豫剧马派“帅旦”艺术如今薪火相传,已成为跨世纪的民族艺术瑰宝。马金凤刻苦钻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更多精彩内容会在河南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梨园频道、移动戏曲频道联合推出的《梨园会客厅》融媒体节目播出。明天采访团队将会聚焦“马金凤戏曲艺术博物馆”开馆仪式,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xt/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