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稹的一首诗中,解读唐朝女子的化妆术,
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至今皆如此。女为悦己者容,说的就是女子愿意去为心爱的人去修饰自己的妆容,使自己看起来更仪态万方。 那么,古代的女子们都是如何化妆的呢?今天笔者就带大家一起探秘唐代女子的化妆步骤。先来看一首诗: 《恨妆成》[唐·元稹]晓日穿隙明,开帷理妆点。傅粉贵重重,施朱怜冉冉。柔鬟背额垂,丛鬓随钗敛。凝翠晕蛾眉,轻红拂花脸。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最恨落花时,妆成独披掩。 天色见亮,女子拉开厚重的帷幔,开始坐在镜前化妆。 第一步,敷铅粉。先用细腻的铅粉均匀涂满面颊,遮盖住皮肤的一些小瑕疵。 唐朝的铅粉改良了古人做法,进行了脱水处理,这样上妆不容易脱落。类似于我们今天用BB霜,遮瑕膏等打底色,使皮肤看起来细腻光滑。 第二步,涂胭脂。胭脂传说是由张骞带入中原的,是由红色或者粉色的花瓣制成的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腮红。 轻轻蘸取一抹红色,在两腮处涂抹,这样让整个人的气色都变得健康,白里透红,可爱动人。 第三步,画眉妆。唐代常用的有几种画法,一种是娥眉,短而阔,状如桂叶或是娥翅,这种眉毛在唐代非常流行;另外一种是柳叶眉,细而长。还有月眉、八字眉、远山眉等等。 唐代女子一般画眉前,先把眉毛剃干净,然后用青黑色的染料,将眉毛画成各种形状的。 第四步,画额妆。唐代的妇女们,在化妆时,经常会用金箔纸或彩纸剪出不同图案的花,来贴在额间。又称“贴花钿”。在很多唐朝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女子额间贴花钿的形象。我们熟悉的木兰辞中也有“对镜贴花黄”,也是贴花钿的意思。 第五步,画面靥。指用朱红,丹青等在女子的面颊两旁点缀出或大或小的图案,有的形如钱币,有的是各种花卉。 第六步,扫斜红。即是在眼角两旁各画出一条月牙状的红色,喜欢浓妆的就把颜色画深一些,喜欢淡的就轻扫一下即可。 据说扫斜红的妆容起始于三国时期,一位叫做薛夜来的宫女,因不小心一头撞到屏风上,待痊愈后,脸上留下两道红色的疤痕。反而没有因此而毁容,让她看起来更楚楚动人赢得了文帝的宠爱,所以后来的女子都争相效仿,扫斜红的妆容也就流传下来。 第七步,点口脂。口红可绝对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古代就有用动物的脂膏来润泽唇部的历史。到了唐代更是改进了这一技术,用蜂蜡掺进紫草,朱砂等,研究出不同的口红颜色。 唇妆的式样也名目繁多,有樱桃形、花朵形、圆形、心形……达十几种之多。女子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描画,让双唇看起来莹润动人。 大家看,唐朝女子的化妆是不是很复杂呢?在唐代国力昌盛,经济繁荣,人们自然有了更多追求美的需求。所以,唐朝的化妆术才这样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与我们现在流行的裸妆不同,唐朝的妆容都比较浓艳,妆成的女子,如一朵牡丹花一样雍容华贵。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11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洛阳牡丹到虎虎生鑫,一年六款纪
- 下一篇文章: 今日艺术作为张大千的弟子,17款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