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75.html

《黄尖牡丹情》(外七绝六首)

诗文/周阳生

文摄/常逢生

晨读维扬雅士常逢生散文《黄尖牡丹园-花正开时蜂儿忙》,感叹常公于细微处捕捉风景,于古诗中寻觅妙句。他在光与影中采撷灵感,又在字与句中赞美牡丹,堪为文心独运。

吾于三年前,曾为鹤乡的黄尖牡丹园写过"原创新编神话故事"《双丹奇缘》,并获"年丹顶鹤杯"全国征文大赛唯一的金奖。故事如下:

传说唐朝年间武则天登基时,在冬季命皇苑中的百花盛开以庆大典。百花园中惟牡丹不遵皇命。武皇大怒,将牡丹逐出皇苑,贬至洛阳。然牡丹一到洛阳便争艳怒放。武皇闻讯怒不可遏,下旨火烧洛阳牡丹园。

百花仙子得知牡丹仙子蝶翼有难,急忙私下到昆仑山巅瑶池找西王母娘娘的大弟子一一白鹤仙人凤馨羽,下凡去营救他的心上人。

白鹤仙人双羽生风,穿过蔽天火烟,奋不顾身地救出牡丹,不敢回瑶池仙境,而是飞向了遥远的黄海湿地避难。蓝天白云之上,获救的牡丹仙子搂着白鹤,其感恩的泪染红了鹤顶,其焦骨的炭渍染黑了鹤尾。使得原本通体白羽的白鹤变成了黑尾丹顶鹤。白鹤仙人也因私自下凡营救牡丹仙子,触怒武皇,被武皇告到天庭。玉帝迫于武皇的淫威,而将白鹤仙人从昆仑山的瑶池贬到了黑龙江的扎龙。

痴情不改的白鹤仙人,念念不忘对心上人蝶翼的关心,苦练瑶池派"鹤羽神针"、"金蛇狂舞"、"风雷万钧"等绝技神功,以保护牡丹仙子不再受到武皇的武士追杀,心甘情愿地每年初冬来、初春去地往返于扎龙和射阳两地探望保护心上人,诉说相思之苦,离别之情,此情此心有诗为证:

泪湿花笺怨别离,

心怨武皇淫威欺。

恋情两地永牵挂,

花开时节长相思。

白鹤仙人因受天庭处罚,每年只能在无牡丹花期的季节往返射阳栖息几月,以慰其对牡丹仙子的思念之苦,此责罚远胜于牛郎织女每年七夕还能鹊桥相会。但白鹤仙人虽不能亲见牡丹仙子在花期的国色天香和姹紫嫣红,只为祈福蝶翼能在射阳湿地繁衍传奇、流芳百世。牡丹仙子也是日夜思念白鹤仙人,有诗为证:

不见君面为谁狂?

花开花落心惆怅。

相思之苦赛黄连,

羡慕织女见牛郎。

丹鹤与牡丹的双丹奇缘,感动了西王母娘娘,西王母娘娘派遣了司鹤仙女娟子来到湿地射阳,用"一个真实的故事"点化了昔日的大弟子白鹤仙人凤馨羽一一丹顶鹤,让白鹤仙人与牡丹仙子能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现如今湿地"丹鹤舞九天、丹花秀三春",每逢牡丹花绽放的季节,同时也能欣赏到丹顶鹤的霓裳仙姿。

后来,蝶翼和凤馨羽虽又千年成仙,但仍思念曾经避难的第二故乡一一射阳湿地,所以它们不恋瑶池仙境,双双又回凡间,蝶翼成了"千年牡丹王"回归牡丹园,凤馨羽成了"长寿祥瑞鹤"飞舞鹤故乡。有诗为证:

双丹奇缘千古奇,

忠贞爱情两相依。

君卿原为天上客,

如今湿地成故里。

不远万里救丹娘,

惹怒天庭心无期。

相聚湿地梦成真,

射阳鹤吟胜关睢。

同时吾还用十三行新诗写了《黄尖牡丹情》,那一年黄尖牡丹园新移植5株千年枯枝牡丹,入园即开花,充满传奇色彩,令人神往神思。下面的新编传奇叙事诗,用拟人的笔法,叙述了孝子黄尖与牡丹仙子丹娘的旷世恋情。

黄尖救牡丹

黄海泛

洪水狂

水淹古盐

屋坍人亡

黄尖虽谙水

救母力踉跄

忽见牡丹沉浮

丹叶凄飘落香

黄尖不顾力已竭

救上牡丹托花郎

洪水退

牡丹放

谷雨绽放舞霓裳!

牡丹救黄母

黄尖母

病入肓

遍求郎中

寻找药方

一日红衣女

翩翩到家堂

抱柴烧火煎药

治好黄母复康

黄母喜爱女丹凤

欲为黄儿配鸳鸯

丹害羞

园中藏

惹得黄尖相思狂!

丹娘允嫁期

牡丹园

花怒放

黄尖神思

花似丹娘

朝花三作揖

谢花救娘康

祈盼现形一见

牡丹果然显妆

待到来年四月八

定到黄门嫁黄郎

喜鹊叫

音绕梁

黄郎一梦到天亮!

丹娘遇魔难

牡丹女

托梦徨

诉说秃鹰

血酒逼酿

姐妹誓不从

无奈全遭殃

卿身今日离去

与郎再无相望

黄尖闻讯心如焚

不知如何救丹娘

魔声吼

妖术狂

丹凤被擒郎断肠!

设计救丹娘

丹娘去

牡丹苍

母眼哭瞎

复仇火旺

遍山寻秃鹰

忽见坟烟漾

循烟进入妖洞

洞中处处魔障

终见丹娘定计取

假意应允血酒酿

麻醉散

酒中藏

麻诛妖魔救丹娘!

救丹凤

出洞忙

一箭飞来

险把命丧

原是鹰未死

偷把公子伤

丹娘泣求丹鹤

仙山盗芝救郎

黄尖本是皇榜首

只因救丹惹武皇

千年情

长相望

旷世恋情入华章!

七绝-牡丹吟

周阳生

翠鸟翩飞逐蕊香,

红丹不畏则天皇。

国花傲世古今赞,

浴火涅槃迁洛阳。

七绝《和宋代李唐题画》

诗/周阳生

一叶禅师乔木撷宋代李唐《题画》诗而禅画,李唐诗云:

云里之村画雨滩,

看之容易作时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

多买胭脂画牡丹。

李唐借诗愤俗,抒发自己对山水画的审美能力。一叶禅师乔木撷此诗禅画,亦有画外禅音。乔木的禅画,有形无相,简笔勾出,形态名异,梵者尽识其奥,俗者不知其妙。故以诗记。

无像高人寥数笔,

浅勾淡墨化形玄。

禅师心静悟空色,

不爱牡丹痴爱莲。

七绝-谷雨吟

周阳生

断霜谷雨牡丹盈,

落尽杨花萍始生。

红熟樱桃初夏至,

杜鹃曲韵羨农耕。

七绝《牡丹糕》

周阳生

丹花树下竞风流,

蕾瓣蒸糕味馥悠。

唐代武皇樱口赞,

御筵贡品续千秋。

七绝-谷雨

周阳生

春深谷雨牡丹盈,

野陌花开百黍生。

莲叶始繁初夏至,

月塘又响鼓蛙声。

[链接常逢生散文]

《黄尖牡丹园:花儿正开蜂儿忙》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春风拂面,裏着馥郁的花香,最好能有点点雨露,在花瓣上顽皮的滚动,重重花瓣,袅袅婷婷,那是再美不过的了,无论用怎样的浓墨重彩,也难以形容她的雍容尊贵。

黄尖历史上属于射阳,几年前才划归盐城市亭湖区,以致于人们到现在还是习惯地说"到射阳黄尖看牡丹",而大小广告宣传的却是"盐城牡丹文化节将于黄尖牡丹园举办,是黄尖对外开放的一张靓丽名片"。

作为全国"八大牡丹基地"之一,黄尖牡丹园,是在原牡丹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的。园内红、黄、蓝、白、黑、粉、紫、绿八大颜色齐全,牡丹品种有个、10万多棵,青龙卧墨池、姚黄、豆绿、赵粉等珍稀品种,更是一派雍容。当然经过精心培育、人工智能授粉,这几年园内的品种正在不断增加,比如七仙女、四大美人、黄海十月春等,花朵在枝繁叶茂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华丽、华贵、大气,满园春色、满园芬芳,令人流连忘返,如入仙境,就连那些蜜蜂儿,也忙???不亦乐乎,一朵花儿身上,往往侷着好多的蜂儿,轰轰作响。据我观察,现在景区内还是含苞待放的时候,再过3、5天就到了盛花期了。

春赏牡丹夏观荷,秋赏桂花冬观梅。说到春赏牡丹,全国有很多的地方,河南的洛阳,四川的彭州,山东的荷泽,安徽的毫州,这是全国四大牡丹基地,后来毫州有了芍药之乡的称号,江苏的常州也挤入了前四,而我印象中最为深刻的还是洛阳。据说今年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不再举办大型文艺活动,只进行赏花游园。那里简直是一个牡丹之城,不仅十分壮观,而且品种是繁多,什么阿房宫、八宝镶、八千代椿、八束狮子、八云、八重楼、白碧兰霞、白幡龙、白鹤亮翅、白神、白王狮子等等,多了去了,自顾不暇,数不胜数,"洛阳牡丹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记得那年去的时候,晚上很迟了,住在一家高档的民宿酒店,第二天很早起来,没有早饭吃,就到景点附近,买了点饼什么的,胡乱吃了些,带着露水进了园子,也算是"精诚所至"、"终身难忘"、"难忘终身",至今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不看牡丹,等于没有去洛阳;不了解洛阳,也看不懂牡丹。洛阳有着0多年的文明史、多年的建城史和1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也可以这样汽,牡丹是洛阳厚重的诗,洛阳是牡丹香艳的魂。不妨录几首古诗词,以窥一斑: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徐凝)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柳浑)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张又新)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皮日休)

这些都是唐代诗人写的诗,当然当代还有其他诗人写过牡丹的诗,比如王建的《赏牡丹》"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薛涛的《牡丹》"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李商隐的《牡丹》诗,更是把牡丹比作美人,连续用了卫夫人、越人、贵家舞伎、石家燃烛、荀令香炉等故事,抒发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就连韩愈也忍不住用调侃的语气写了《戏题牡丹》:"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牡丹是中华第一花,历代诗人不吝溢美之词。春天来了,没有时间、不方便到外地观赏牡丹,不妨也可以看看身边的便仓牡丹、黄尖牡丹,世纪公园的牡丹,领略一下"芳颜压众花,朵大色彩华。雍容丽质王,花落百姓家"的感觉与感受,也许也是一种感动。

顺便说一句,牡丹四大基地是以规模和名气而言的,八大基地可能是以牡丹的八大品种而命名的。

唐伯虎《牡丹图》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悟道

《花道赋》

江苏周阳生

中国花艺源于史前

红山女神花冠璀璨

天女散花妆点人间

叶有如来花有世界

插花艺术沿年两千

定格花卉生命体验

唐宫流行佛前花瞻

宋袭民间文人诗联

造型艺术植物为材

加工配置再现自然

外师造化内心发源

情景交融神韵景诠

万物有灵雅中有禅

儒道佛祟花有如来

天人合一意志若莲

寄情花木情思如岚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神性底蕴永恒物哀

东渡日本花道立宪

回归中国方兴未艾

造型艺术艺趣天然

高低错落俯仰空间

参差不论疏密聚散

藏之越深品之越简

花器各异随景心选

赏花方式八雅尽嫣

花谱瓶史艺论完善

赋于生命澄明如泉

[注]1,花艺在中国虽源远流长,后却在日本将中国的花艺衍生成为了"花道"。中国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年5月19日成立“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以来,中国的传统花艺亦已完成了向花道的转变。

,传统花器为:瓶、盘、碗、缸、筒、篮、盆。

3,传统赏花方式有:曲赏、酒赏、香赏、谭(谈)赏、琴赏、茗赏、月赏等。

提醒!盐城高铁站继续停运部分列车

选调、招聘公告英国首相约翰逊被转入重症监护室

中国驻美大使:中方已尽己所能人生路上,鞋要合脚,人要合拍人在迷茫时,最该做这三件事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好好生活《火种》

同舟共济战疫情——杖朝之年榜书家岳振祥为抗击疫情助力经此一疫·铭记外交部:白纸黑字,言犹在耳,美方是抵赖不了的

中国工厂正在为世界夜以继日生产呼吸机日均入境1万人次,移民局发话了!

诗文:周阳生文摄:常逢生

编辑:孙慧

主播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