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321/6983144.html

牡丹花上长犄角,这是什么花?

看到这样的图案,喜欢收藏的藏友一定不陌生。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清代康熙双犄牡丹!

上面的的瓷板画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长25.4厘米,宽14.6厘米,厚2厘米。

瓷板长方形,一面以墨彩双线为边饰,中心绘双犄牡丹图,婀娜多姿的三朵牡丹,一朵绿色含苞待放,两朵红色竞相盛开,周围衬以深浅不一的绿叶,表现了花叶的阴阳向背。蝴蝶、蜜蜂飞舞其间。红色牡丹在白色釉面的衬托下更显鲜艳。画面突出红、绿彩,给人鲜丽明快之感。

双犄牡丹:牡丹花在一花枝上分出两个叉,形似两个犄角,故名双犄牡丹。在康熙五彩瓷器中,双犄牡丹是最常见的牡丹图案样式。

始于清代顺治时期,盛行于康熙朝,乾隆朝已经不见双犄牡丹的画法,后成为瓷器断代的一个标志。 

年代:清代顺治

高58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8厘米

  尊撇口,短颈,丰肩,腹垂直下削,胫部至底外撇,平底无釉。通体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青花、绿彩枝叶,配红彩牡丹。肩部绘青花锦纹一周。器身以绿彩绘枝干,间杂青花为叶,红、黄、绿、紫色牡丹遍布器身,茎蔓缠绕,花叶连绵,繁而不乱,色彩丰富艳丽。

  顺治五彩器基本保留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绘制粗犷的纹饰。此尊胎体厚重洁白,造型敦厚端庄,釉面光润,白中闪青,所绘牡丹有“双犄牡丹”之称。色彩红、绿、紫色相互映衬,鲜艳明亮,青花浓厚而呈黑蓝色,具有顺治时期五彩器的典型特征。

  五彩雉鸡牡丹图瓶

年代:清康熙,

高45厘米,口径12.厘米,足径14厘米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壁均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绘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图,图中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三行外围青花双圈仿款。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年代:清康熙

高7.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厘米

  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楷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

  清代珐琅彩瓷是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

珐琅彩瓷器全部采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精选细胎白瓷,运京后再由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画彩,经炉火低温烘烤而成。

由于康熙时期珐琅料依赖于进口,造价较昂贵,生产数量十分有限。此碗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十分成熟。

在《天下寻宝》的海选现场,一位藏友就带来一件五彩牡丹纹的一个小罐。这个小罐别看高只有18厘米,虽然丢失了盖子,但红绿釉彩十分鲜艳,特别是那一朵牡丹花,花朵硕大,摇曳多姿,十分惹人喜爱。

这样一个小罐,五年前古玩店要价万元,这位大姐几经讨价,最终以1万的价格买下。因为她认定这个小罐是清代康熙的五彩牡丹纹真品!

按以往拍卖价格,这样的一个小罐成交额都在1万元以上,而且还会继续升值!升值空间还很大!

那么在《天下寻宝》的海选节目录制现场,专家对这个小罐的鉴定结果是什么呢?

下面这对五彩将军罐,在去年12月4日以20万元起拍,经过好几轮的拍卖,最终以6.8万元成交!

每周日晚22:00黄河电视台播出

每周日晚22:00抖音“黄河电视台”直播

每天下午4:00快手“天下寻宝账号”直播

每周一天下寻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udanhuaa.com/mdhzp/9626.html